由于文化上的差異,西方人和中國人在完全安靜下來之后,思考的方式是不一樣的。西方人習慣用懺悔的方式,而中國人則更多采用的是反省。這體現了一種特殊的文化觀,即:多數西方人都希望從外部獲得新的力量,而中國人則將希望更多的放在挖掘自身的潛能上。
本篇要說的主題是反省。
關于反省,《論語》中有這么一句:“吾日三省吾身?!彼囊馑际钦f,自己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,不斷總結、提高,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(yǎng)。
說這句話的人是曾子,要說曾子經常反省自己的這個習慣,今天的人也許多做不來。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已經使我們自小就習慣了犯錯之后才反省,寫檢查當著全班同學念那還算輕的了,重的還往往伴隨著其它形式多樣的“慘不忍睹”的體罰措施。所以對現在的很多人來說,反省幾乎無異于自虐,當然沒有誰會喜歡。
但曾子在這里所說的反省可不是被迫的,它不帶檢查和體罰性質,看起來曾子還將它當成了大腦的體育運動,頗有點樂在其中的味道。
事實上,曾子的反省是一種思想上通過自我總結、升華,使道德修養(yǎng)得以提高的過程。
君子畢竟不好當??!在《論語》中,孔子說過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?!彼辉俦硎静惶矚g那種“舉一隅不以三隅反”的學生。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這樣的學生只知道死背書本上的知識,不知道活學活用,更談不上有所開創(chuàng)。要說這種人是君子,那也只能是木頭君子。
歷史上最典型的木頭人就是趙括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中記載“趙括自少時學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當。”而藺相如對他的評價卻是“括徒能讀其父書傳,不知合變也。”什么意思呢?就是說趙括只知道背書,不善于思考,所以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。其實,歷史上說趙括是由于“紙上談兵”而打敗仗有失偏頗,因為自古以來“紙上談兵”又能打勝仗的人實在多了去了。隨便舉一個例子,就像袁崇煥,進士出身,文官一個,《明史》也說過他早年“好談兵”、“以邊才自許”,后來到了寧遠,第一仗對付戰(zhàn)無不勝的努爾哈赤,結果卻居然打贏了??梢姟凹埳险劚逼鋵崋栴}不大。學習的人善不善于思考,善不善于機變,這才是要命的東西。為滿足這一點,君子就需要經常性的進行自我反省,務必有所進益。
這一點與馬克思主義原理不謀而合。馬克思理論就曾經這樣解釋過事物發(fā)展的過程:先是由實踐上升到理論,再由理論指導實踐,循環(huán)反復直至無窮。而它所說的“實踐上升到理論”的過程不就不是一個通過反思,對事物再認識的過程?這就是反省了。
因此,曾子說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方法實在是一種挖掘自身潛能、尋找自身力量、進而推動實踐創(chuàng)新的最佳途徑。通過反省,我們能發(fā)現自己的不足,認識到差距,汲取教訓。它能使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的運用新領悟的知識,取得更大的成功。以此看來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實在是曾參被稱作“曾子”的原因啊!
下一篇::從貪玩的愛因斯坦說起
我有話說
最新文章
- 1宿遷經貿高職召開職業(yè)教育活
5月16日,宿遷經貿高職召開相關會議,對職業(yè)教......
- 2認清形勢 堅定信心 凝心聚力
st1\:*{behavior:url(#ieooui)} <!-- /*......
- 3宿遷經貿高職多舉措加強體育
體育鍛煉是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有效途徑,為進......
- 4“汽車大講堂”系列報道之六
5月17日晚,宿遷經貿高職第六期的“汽車大講......
- 5“汽車大講堂”系列報道之五
5月16日晚,宿遷經貿高職“汽車大講堂”第五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