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創(chuàng)設職高語文情境課堂,指的是在職高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,使教學內容生動化、形象化,通過學生主動參與、師生的有效互動來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新型的課堂形式。它強調的是課堂整體的情境創(chuàng)設,需要老師將情境與學生、文本、小組、多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,讓學生整節(jié)課都融入老師創(chuàng)設的有效情境中,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文本活動。
關鍵詞:職高生 情境 情境課堂 情境創(chuàng)設
多年的職高語文教學,早已讓我深深喜愛上那些世俗眼中的“壞孩子”們。當他們從沉默抗拒到踴躍發(fā)言,從各自為陣到互助協作,從桀驁不馴到溫和謙恭,從懵懂頑劣到侃侃而談......我深深明白語文教學的重要性,明白創(chuàng)設一個能適合職高生實際的語文課堂是多么的重要!
很多年來,人們一直在實踐與探究各種各樣的語文教學模式,而職高語文教學模式往往是普高模式的跟隨者。別人說杜郎口模式好,我們跟著學;別人說小組互助模式好,我們跟著學;別人說課前導學模式好,我們跟著學......可好的,就一定是適合的嗎?《晏子春秋》:“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?!睔夂蜃兞耍寥雷兞?,標準變了,弄到最后,職高語文老師往往會有一種邯鄲學步之感。下面就結合自己教學實踐,具體談談創(chuàng)設職高語文情境課堂的一點思考。
情境,指引起人們思想、情感變化的具體場景,它可以是真實的工作場景、實物演示的情境、圖畫再現的情境、音樂渲染的情境、語言描述情境、表演體會情境......
情境課堂,指在情境中展開,在活動中推進的課堂,將教學內容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,使教學內容生動化、形象化,通過學生主動參與、師生的有效互動來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新型的課堂形式。它不是某一個或幾個情境簡單疊加的課堂,它強調的是課堂整體的情境創(chuàng)設,需要老師將情境與文本有機地結合起來,讓學生整節(jié)課都融入老師創(chuàng)設的有效情境中,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文本活動,使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積極思考、主動探究、創(chuàng)新學習,讓語文課的教學更加的有效,更加的有價值。
一、情境與學生
老師創(chuàng)設的情境一定要切合學生實際,符合學生認知、理解能力。如在進行《神的一滴》這篇散文教學設計時,很多老師選擇播放班得瑞的鋼琴曲《藍色的愛》,期望學生能在它優(yōu)美的旋律中洗凈浮躁的靈魂,然后帶著這種被凈化的心境參與文本的學習。試問,有多少職高生們能達到這樣的認知?所以在教學這篇文章時,我創(chuàng)設了這樣一個情境:
問題“你愿意生活在這里嗎?”
圖片1:木屋破舊外觀圖(學生說不愿意)
圖片2:木屋間陋的室內圖(學生說不愿意)
圖片3:通往純澈的水面的木板橋圖片。(學生猶豫)
圖片4:在一個湖泊邊的木屋圖。(學生齊聲說愿意)
這個情境不僅引出梭羅和他的木屋,更突顯了瓦爾登湖非比尋常的地位。這樣,學生就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,很想知道梭羅為什么要住在這里,想知道瓦爾登湖到底美在哪里。
在教學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這篇說明文時,我創(chuàng)設了這樣的情境:假如你是一名支教的大學生,你到某貧困山區(qū)為從來沒有見過荔枝的小學生介紹荔枝,你會怎么介紹,按你喜歡的方式進行。這樣,問題情境緊緊貼合學生水平,還讓他們產生一種介紹的成就感,就能積極地研讀文本,主動地發(fā)言。
二、情境與文本
語文課要有語文味,文本應成為情境創(chuàng)設的立足點。很多語文課堂是種了別人的地,卻荒蕪了自己的地。
如在進行《月下獨酌》這首詩教學設計時,有老師直接將情境設計成問題探究——李白試圖從孤獨中突圍,生活中,我們還需要從哪些方面突圍?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吧。這樣,一節(jié)語文課在這樣的情境創(chuàng)設中,熱熱鬧鬧,卻轉化成了思想政治課。在教學這篇文章時,我創(chuàng)設了這樣一個情境:酒與月是“詩仙”李白一生最忠實的伴侶,在這首詩中,這對伴侶稱職嗎?這樣學生就產生了探究的興趣,圍繞“伴侶”在一個人孤獨中應有的角色職責展開了活動。
而在教學《離太陽最近的樹》時,我創(chuàng)設了這樣的情境:假如你是一位攝影師,你拍攝的對象是紅柳,現在,你想拍出紅柳的美來,你會怎么選取角度?并說說你的理由。這樣,就把學生置于一個攝影的情境中,但所探究的內容卻是緊緊圍繞文本中心的。
三、情境與小組
中等職業(yè)教育強調堅持以就業(yè)為導向的原則,所以在語文課堂中也要注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而從學生個體解讀文本的能力角度看,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,那么在創(chuàng)設情境時,還要注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如在進行《“可燃冰”將解千年能源憂?》這篇說明文教學設計時,我創(chuàng)設了如下情境:
(一)假如你是一名科學家,你組建了一個科考團隊,準備去開采可燃冰,你需要遞交一份可行性報告,請根據課文內容,整理相關信息進行撰寫。(二)有人稱可燃冰是“上帝帶給人類的禮物”,讓陷入能源危機的人類重新看到了希望。假如你是審批開采可燃冰可行性報告的專家,你會批準嗎?它真的是“上帝帶給人類的禮物”嗎?還是一個誘惑人類打開的潘多拉魔盒?(三)作為科學家,你還要據理力爭,你會說什么?
通過情境(一)學生明白了可燃冰的優(yōu)點;通過情境(二)學生明白了可燃冰的缺點;通過情境(三)學生對可燃冰的開發(fā)有了理性的認識。而通過創(chuàng)設這樣的帶有合作色彩的情境,學生不僅調動了積極活躍的思維,真正地發(fā)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,也在活動中培養(yǎng)了團隊合作能力。
四、情境與多媒體
不可否認,多媒體有直觀性、形象性的特點,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,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,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,通過聲像并茂、動靜結合、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,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,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,從而激發(fā)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,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。尤其是職高語文課堂,多媒體在吸引學生注意力,激發(fā)學習興趣上更是非同小可。但語文課畢竟具有自己的特點,工具性、人文性是其必然的要素,這主要是通過聽、說、讀、寫的方式來踐行的的。如若背離語文的本質,過于重視情境的觀賞性,其結果極易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對畫面的欣賞上,而忽視知識和能力的接受和培養(yǎng)。課文被擱置一邊,一堂課下來,只見活動的熱鬧,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(fā)、挖掘和共鳴。學生看得津津有味,聽得如癡如醉,甚至于眉飛色舞,喜形于色,但過后卻猶如過眼云煙,對課文內容一知半解!語文課是語言實踐課,雖然職高生存有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不足,美圖、美聲對他們具有更強的誘惑力,但不應剝奪他們對文字賞析的權利。如一老師在教學《山居秋暝》時,對文字尚未解讀就直接呈現空山秋雨圖、明月松林圖、明月清泉圖、浣洗晚歸圖、月夜采蓮圖五幅圖畫面,文字的張力又何處去尋?
情境課堂只是語文教學的諸多課堂形式中的一種。在現行的職高語文教材中,并非所有的課目都適于創(chuàng)設情境課堂,因此要做精心的選擇。但對于職高教學而言,教師若能緊密結合職高生的特點,精心備課,創(chuàng)設出形象、生動而又有思維張力的情境課堂,激發(fā)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,調動他們的學習內動力,使他們在學習中始終處于主動狀態(tài),真正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,那么改變的將不僅是職高語文教學課堂,還有職高生的人生步伐!
參考書目:
1、韋志成主編《語文教育情境論》,廣西教育出版社,1999年第一版。
2、李吉林主編《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》-李吉林文集(卷二)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。
下一篇::淺談案例教學在3DS Max課程中的應用
我有話說
最新文章
- 1關于開展2016年宿遷市職業(yè)教
各縣(區(qū))教育局職成教科、職社教研室,市直職......
- 22017年江蘇省職業(yè)學校技能大
2017年江蘇省職業(yè)學校技能大賽第三號公告由......
- 3關于舉辦2016年宿遷市職業(yè)學
宿遷市教育局文件宿遷市財政局宿遷市人力資......
- 4宿遷開放大學召開2017年省技
為了進一步統一思想、強化目標和責任意識,提......
- 5宿遷開放大學跟蹤調查畢業(yè)生
為拓展學生就業(yè)渠道,進一步提高我校畢業(yè)生的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