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問我,你的生活中做得最頻繁的一件事是什么?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:看微信,刷微信號、朋友圈。我想,這不僅是我的感受,也是很多人的感受,我們的生活被“微信控”了。早上醒來刷,晚上睡前刷,坐在馬桶上刷,乘公交時刷,走路排隊時刷,和朋友聚會個個刷微信,難得與家人聚會卻自顧自刷微信。在朋友圈,吃頓好飯要發(fā),買件好衣要發(fā),去旅游拍照要發(fā),看篇好文章要發(fā),參加活動要發(fā),賣東西的更是發(fā)個沒完沒了……再加上單位的微信群,大事小事都在微信群里發(fā)。發(fā)、發(fā)、發(fā),別人發(fā),我也發(fā),感覺不發(fā)就是落伍,就成了另類。每隔幾分鐘就想看微信,生怕被漏掉什么,生怕被人遺忘了。本想安心做件事,卻不知不覺打開了微信,忘記了時間,耽誤了時間!
有數(shù)據顯示,55.2%的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,有25%的用戶每天打開超過30次,微信打開了一股潮流,日均卷入5.7億登陸用戶,一線城市滲透率高達93%。我們被卷入潮流中,被微信包圍著,控制著,衣食住行,方方面面,海量信息蜂擁眼底,我們的時間被微信侵吞了,我們的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??墒?,十幾個群,生活里還是一個人,成百個好友,卻沒幾個能講知心話。打開微信軟件的動畫似乎就是這樣的隱喻:一個人站在地球面前,看到了整個世界,連接著整個世界,自己卻還是孤獨一個人。于是,有人想逃離,想退出微信,想關閉朋友圈,但又怕該看到的重要信息看不到,即使退出了微信,內心還在糾結。有人羅列了微信的50條罪狀,可還掙扎在微信里。
然而,有了微信,天涯變咫尺,親情變得濃稠;有了微信,指尖下便是天下事;有了微信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有了微信,視野開闊了,知識豐富了,精神提升了,思想深刻了。
面對微信的功與過,面對微信的好與惱,我們該如何對待?技術改變生活,科技本是雙刃劍,既然微信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與生存狀態(tài),選擇逃離是因噎廢食,是消極的抵御,而非主動的駕馭。荀子(修身篇)曰:“ 君子役物,小人役于物 ”,意思是有智慧的人能駕馭外物,而小人則容易受外物的牽絆。對待微信,用其利,除其弊,限制所看微信的內容,控制看微信的時間,合理地利用微信平臺的資源,讓微信成為現(xiàn)實生活的延伸與精神世界的補充,為我所用,這才是使用微信該有的明智選擇。
葛靈芝
下一篇::四大名著新解
我有話說
最新文章
- 1宿遷市中等專業(yè)學校學生男子
各職業(yè)學校: 為推進我市職業(yè)學校體育活動的......
- 2宿豫中等專業(yè)學校舉行學生排
5月24——26日,宿豫中等專業(yè)學校舉行“紅五......
- 3泗陽中專黨委選舉產生出席縣
<!-- /*FontDefinitions*/ @font-face {fon......
- 4泗洪中專召開2016年招生工作
為了切實做好2016年中職招生工作,近日,泗洪......
- 5唇槍舌戰(zhàn),展我青春風采--泗洪
v\:*{behavior:url(#default#VML);} o\:*{b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