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讓學生得到發(fā)展,與“有效”的教學息息相關。如何讓課堂教學扎實、有效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受人生良好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?結合自身的學習與實踐,我認為在課堂教學應更多應關注的是學生心理狀況和學習規(guī)律,教育教學都要以“人”為本。
關鍵字:以人為本 課堂 成長
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”在課堂教學中,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,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。在課堂上我們經(jīng)??吹竭@一現(xiàn)象:老師上的很認真,很投入,學生卻無動于衷,沒有絲毫興趣;或者學生表面上很熱鬧,課堂氣氛很活躍,但學生什么也沒學到,很難想象這是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學。正所謂教學相長,教師離開了學生,就不能稱謂教師;離開了學生的教學,就不是教學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點,讓學生在教學中學到的不僅是知識,還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一、注重學生學習目標的培養(yǎng)
在課堂教學中,教學目標意識要強,不能華而不實或者一帶而過,要注重學生學習目標的培養(yǎng)。例如:護理學《護理禮儀》一課,教學中教師搜集了很多圖片制成課件,花大量時間讓學生點擊欣賞,等到欣賞完畢,問:“你們學到了什么?”學生回答很踴躍,答案也很豐富,但絕大部分同學沒有說到重點。其實這里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正確的坐姿禮儀,由于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,教者的設問也很籠統(tǒng),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,不明白看這些圖片的目的,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與資源。
再如我們課堂中常采用的合作學習方式,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應該是明確的,在解剖實驗課堂上,特別是學生小組實驗時,對組長的要求、每一個成員的分工及要求以及實驗的目的都非常明確。當然,實驗花費的時間相對少了留給學生思考、比較、總結的時間就相對充沛了,學習主動了,效益也就提高了。
學生不明白學習的目的,結果依然是在老師的指揮下盲從,就會成了老師手中操持的木偶。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著手點與突破口!
二、注重良好教學氛圍的創(chuàng)建,激發(fā)學生學習的興趣
學習需要動力——即學習的興趣!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形式與手段調(diào)動學生的學習興趣,例如:體育課上的傳球很枯燥,但如果用游戲、競賽的方式,可讓學生愉快、興奮地姿態(tài)掌握傳球、運球的技能;音樂老師可用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創(chuàng)設情境,調(diào)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激情,教學輕松而有效。誠然我們課堂的豐富多彩自然可以讓學生產(chǎn)生興趣,但更重要的我認為是要讓學習成為學生的需求。記得一位教師執(zhí)教的《人際溝通》一課,用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常遇到的問題導入,圍繞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展開教學,自然讓學生產(chǎn)生一種學習的需求,從而投入學習中,學得專注、學得認真。
激發(fā)學生學習欲望,即把學習當成一種需求。這是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點的關鍵。外因需要通過內(nèi)因起作用,很難想象,面對學習無動于衷的學生,再高明的教師能取得出色的教學效益。
三、注重學生學習品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
有的教師平時備課很認真,上課也很投入。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很差,與他的付出成反比。造成這種現(xiàn)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沒有注重對學生學習品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。我認為,作為明智的教師,應當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(zhì)。這樣似才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“以人為本”的思想理念,更符合學生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在教學中,我們要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和積極、主動的學習態(tài)度,以及各學科學生揚必須具備的品質(zhì),如美術課耐心、細致、用心創(chuàng)作的品質(zhì);音樂課靜心聆聽的品質(zhì),體育課上不怕吃苦、自覺守紀的品質(zhì);科學課上善于思考、樂于探究的品質(zhì)等。
在我們的教學中,總是發(fā)覺我們的學生缺乏認真、耐心、細致、持之以恒等品質(zhì),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品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,這也就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。例如護理課中,學生如果一次作業(yè)做不好,半途而廢,教師也不加以過問,學生本節(jié)課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,形成一種不良的習慣,對以后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。學生的學習意志培養(yǎng)是不可忽視的,學習不是看戲,不是做游戲,也不僅僅是笑笑、玩玩就算了的。學習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,是學會未知的東西,僅僅有學習的興趣是遠遠不夠,學習需要不怕困難、持之以恒等可貴的學習意志。半途而廢的學習、外力壓迫下的學習,學生都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,也不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關觀念,依然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式教學觀念,很難想象,這種教學能提高教學的效益。
四、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
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:“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,而是學生裝在一定的情境中,借助他人(教師與學生)的幫助,必要的資料,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?!边@一理論的核心強調(diào)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。
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知識結構,教師必須充分讓學生動起來,讓他們在思、想、做、練的過程中提煉信息,掌握方法,學會運用和創(chuàng)造,不斷發(fā)展自己。在動的過程中,學生也會不可避免的暴露問題,教師則可有針對性因材施教,在教學中發(fā)揮指導作用。
讓學生動起來、學生真正動起來,教學效果也就自然提升了。讓學生動起來是堅持以人為本教學觀念的出發(fā)點與歸宿!
五、注重學生人生觀的培養(yǎng),讓學生健康發(fā)展
當代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有:
1、情緒問題
2、自信心不強
3、人際交往問題
4、行為問題
作為班主任或任課老師應努力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,主要職責是:
1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世界觀
2、 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
① 要保持大腦與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健康
② 培養(yǎng)學生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,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
③ 關心學生,為學生排憂解難,調(diào)節(jié)學生不良情緒
3、引導學生充分的認識自我,正確評價自我,從而悅納自我,增強自信心
4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
出生農(nóng)村的孩子雖然肯吃苦,可是也容易自卑,這時就告訴他們:每天告訴自己一次,“我真的很不錯”。學會自信。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,你還指望誰相信你?
當學生在日記或作文中發(fā)泄自己的憤怒,可勸誡他們: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。
當他們遭遇人生挫折時,可說:改變你能改變的,接受你不能改變的。因為年輕一無所有,不要怕,向前沖,什么也不會輸。
在他們退縮時,告訴他們: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,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。 “不可能 ”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。
語文課應努力推行課前演講制度,任何學生都能夠利用這個舞臺展示鍛煉自己。
各課代表應毛遂自薦來的,原因一只有主觀積極做事的人才能負責的做好事;二是通過此舉培養(yǎng)學生的競爭意識,讓他們看到真正的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。
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
不管遇到什么事,老師應總是不帶壞情緒地出現(xiàn)在課堂上,總是用堅強的姿態(tài)面對任何一件事情,學生會自然而然受到老師良好人格和情緒的影響。老師良好的情感表達也會老師和學生的感情越來越密切,所謂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,學生也會因喜歡老師這個人,而深深熱愛這個學科,我們的教學成績?nèi)绾文懿惶岣??我們學生的素養(yǎng)如何不飛躍?
下一篇::厚積薄發(fā)融會貫通
我有話說
最新文章
- 1關于開展2016年宿遷市職業(yè)教
各縣(區(qū))教育局職成教科、職社教研室,市直職......
- 22017年江蘇省職業(yè)學校技能大
2017年江蘇省職業(yè)學校技能大賽第三號公告由......
- 3關于舉辦2016年宿遷市職業(yè)學
宿遷市教育局文件宿遷市財政局宿遷市人力資......
- 4宿遷開放大學召開2017年省技
為了進一步統(tǒng)一思想、強化目標和責任意識,提......
- 5宿遷開放大學跟蹤調(diào)查畢業(yè)生
為拓展學生就業(yè)渠道,進一步提高我校畢業(yè)生的......